泉流通四海,成貨逹三江
金泉成,位在西門路和民族路的小西門
日治時期由五位兄弟共治,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僅存2位老板撐住這個屬於該被時代記錄的老店
金泉成外觀的美
我會建議由位於西門路上的『法國台北』向金泉成看
原本該是整排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僅剩瘳瘳幾座矗立在民族路上
視角拉進,她的門面、店裡的物品的擺設、量稱的器具、老板坐鎮的台灣檜木的桌子
還有店內右牆面,不知為何損壞的匾額上的三大字『金泉成』
在在都有其懷舊的感覺,和時間流逝的美
金泉成內部的美
通往起居室的木造的古式樓梯
幾十年了,仍然為店家服務;幾十年了,踩在上頭的踏實感和乒乓的聲響,是現代住宅的鋼筋水泥無可比擬的
倉庫和室內防空洞共用的空間 雖然在承平時代,少了部分的作用
但是那裡的幾十種雜但不亂的五穀雜糧的庫存,仍舊維持著先前的堅持
還有
老板們的日式經營風格和堅持,對自己產品『價』和『值』的執著
買或不買 要或不要,完全沒有灰色和議價空間的堅持
那令我敬佩的精神和態度 顧客應該很討厭吧?!
其實不然 老台南人並不覺得這是冒犯,而是老店,或說老頭都有的莫名其妙 老台南人並不以為忤
老顧客還是絡繹不絕 年青人卻不見他們的美
...
今天送貨到店裡去 那位幫忙的年輕人沒幹了!!!
我還以為那個是他們的兒子或姪子之類,準備接承衣缽
五穀雜糧店的工作量是繁重的,是超乎兩位老板的體力和能力所能負荷的
我想 他們是否為了某個信念,或當初什麼理想繼續堅持著而已
台南不該只是小吃,有更多這樣的店該被發掘和欣賞
哪天 看倌們來到台南
除了小吃,也許走進這些個老店,跟老板談談話,你會發現更多台南的美
※別妄想去找金泉成的老板聊天,他們忙得很
※跟他們對談,需要的是高EQ和台南人的無爭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