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前的文章裡頭有提到,長篇的高談闊論人人會說,但是真正想的跟實作相符才是第一等的生意囝仔

今天,B前輩的一句話,又讓我再次體會A前輩的那句『有量才有福』

..........

換了個位置,真的換了個腦袋

以前,逛大街吃美食都是傻傻的掏錢,笨笨的吃下去

開始接手米店之後,讓原本就喜歡米食的長工- 我更加去注意各式的米食口感

台南哪家知名的肉臊飯的口感偏軟,為何某家的知名肉臊飯粒粒分明的口感

這家的麻糬應該不是純米漿做的...

諸如此類的小細節,開始在老板娘和我的生活中出現,也增添很多生活有趣的意見分歧

 

2天前大年初九適逢天公壽誕,老台南人總不免俗的要跟衪老人家叩首祝壽一下

台灣人也不免俗的要擺擺小地攤,沾些衪老人家的福氣賺些小外快

發粿、年糕、麥芽糖、糖葫盧、狀元糕...舉凡能讓民眾嘴吃甜甜,口說甜言蜜語的東西都擺上桌開賣

當下,長工就和老板娘站在狀元糕的攤前議論起它的成份和作法

在來粉?蓬來米粉??

無一定論之下,我們決定向某位開米店兼賣狀元糕的前輩請益

好巧不巧,2天後的今天的5分鐘前,她來到店裡

我一問

她一句,我不知道!要問老板娘(她的婆婆,她老公的媽)

我...傻了!!

.......

 

禾本之家的結論是

即便是掌握了相同的原物料來源,也會由於火候和用心程度的不同,呈現出不一樣的獨特氣味

我們並不會因為知道答案,就能把狀元糕賣得嚇嚇叫

我們只是不想在冷冰冰的網路世界,找到那種單純不夠人性的答案

分享的肚量是很多前輩的教導,她今天卻做了負面的示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禾本之家 的頭像
    禾本之家

    禾本之家

    禾本之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